第一篇:葛洲坝、三峡参观实习报告
葛洲坝、三峡参观实习报告
想起在大二时,当我们正处在水深火热的考试中时,住在对面的师姐们已经要轻装上阵了,要去举世闻名的葛洲坝和三峡参观实习,看着她们快乐的似小鸟的身影,我们心中充满了羡慕,经常也在一起唧唧喳喳的憧憬着我们在大三的时候的实习生活。时光飞逝,转眼到了大三下学期,我们也登上了去宜昌实习的旅途,老式的绿皮列车载着青春的我们,旅途的奔波与艰苦没有怎么影响到我们快乐的心情,当然不是完全为了去玩,实习就真的要去学点东西,大家都在心里暗暗地捏了把劲,原来学的东西都是书本上的东西,这次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一定要学到实际的东西。很多同学都是在城市中长大的,一路都在感叹如水墨画般的祖国山河,树木青葱,山水秀丽,空气那么新鲜,就连天空都显得那么高阔。终于来到江滨城市--宜昌。然后我们被安排到在葛洲坝附近的一个饭店,--峡光饭店住下。我们实习时间安排一般是上午去参观,下午上课,晚上自由活动。
先简单介绍一下实习的目的地。第一站是葛洲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工程主要由船闸、发电厂、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大坝组成。大坝全长2606米,最大坝高53.8米,说到这里,不能不为这个历时十年的巨大、宏伟的工程而赞叹。它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出口——南津关以下2300米处,距宜昌市镇江阁约4000米。大坝北抵江北镇镜山,南接江南狮子包,雄伟高大,气势非凡。而实习的第二站——三峡: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因位于长江干流三峡河段而得名。三峡河段全长192公里,上起重庆市奉节白帝城,下迄湖北省宜昌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座反调节三峡水利枢纽尾水流态、改善两坝区间江段航运条件的梯级。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葛洲坝水力发电厂的保证出力将提高43万千瓦。
刚到的那天,下午就开始上课了,虽然大家都非常的疲惫,本来还在抱怨不让大家好好休息,但是杨思源工程师精彩的一课就像是一剂兴奋剂给大家注入了活力,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自从大学之后这样的景象已经很少见了,杨老师上课诙谐幽默,时而引经据典,有时也把葛洲坝里一些不好的现象拿出来抨击,讽刺,但对我们一直和蔼可亲,虽然很大嗓门,但是却对我们很亲切,像尊敬的长辈一般。杨老师讲课不带任何资料笔记,却把葛洲坝和三峡大坝概况的每组数据和大江和二江电厂的电气一次部分全部写了出来,例如三峡大坝混凝土重力坝的坝长2309.47米,小数点后面两位数都记得一清二楚。到后面也发现几个给我们上课的工程师都是两手空空来的,让我们知道路还很长,走上社会后的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杨工程师对我们讲,葛洲坝和三峡还可以开发旅游方面的资源,这样必能够大大的提高它们的经济效益。三峡建坝后,除屈原祠、张飞庙和少数石刻需上迁外,其它各景点的雄姿依旧。随之水陆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增添如大足石刻、高岚、小三峡、神农架、溶洞群、神农溪、格子河石林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再加之两座现代奇观—葛洲坝和三峡大坝。杨老师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不论是专业上的还是人生上的,成为我们值得用一生去珍藏的宝藏。
第二天早上我们开始正式参观了,由于前一天杨老师的详细的介绍,我们终于把实物和脑中构出的物体和一系列的数字对上了,这次来到离饭店很近的一号船闸。据老师的介绍,为了保证建坝后的顺利通航,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有三座大型船闸,其中一号船闸建在大江上,两座电站的厂房,分设在二江和大江。二江电站设2台17万千瓦和5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为96.5万千瓦。大江电站设14台125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75万千瓦。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71.5万千瓦。二江电站的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的水轮机,直径11.3米,发电机定子外径17.6米,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之一。二江泄水闸共27孔,是主要的泄洪建筑物,最大泄洪量为3900米2/秒。后来又来到二江电厂,一进去发电厂房,感觉很凉快、宽敞、明亮,俨然一种现代化的机房的感觉,水轮发电机在地板下轰鸣,机房两边是一排排的励磁装置和微机控制保护的柜子,望着红红绿绿的按钮,有一种头晕的感觉。接着参观了220kv的开关站,开关站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变电站,只是没有变压器而已(变压器设在电厂那里,因为发电机的出线是两片槽型母线叠成一个空心矩形,体积很大,而开关站要离发电厂有一小段距离,为了节约材料当然要先变到高压才送到开关站那里了)。220kv开关站是二江电厂发的电,后面参观的500kv开关站主要是大江电厂发的电,他们都是中型单列布置的(一个安全静距是2米、一个是5米,但是站在电器下面基本是安全的,如果把手举起来,就会感觉到有点轻微麻麻,小心触电),一排一排的,非常整齐,就像接受检阅的士兵一样,刚刚进去开关站时听到兹兹声
第二篇:葛洲坝、三峡参观实习报告
三峡实习报告
0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班颜小彬201430183468 很多同学都是在城市中长大的,一路都在感叹如水墨画般的祖国山河,树木青葱,山水秀丽,空气那么新鲜,就连天空都显得那么高阔。终于来到江滨城市--宜昌。然后我们被安排到在葛洲坝附近的一个饭店-京宜宾馆住下。我们实习时间安排一般是上午去参观,下午上课,晚上自由活动。
先简单介绍一下实习的目的地。第一站是葛洲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工程主要由船闸、发电厂、泄水闸、冲沙闸及挡水大坝组成。大坝全长2606米,最大坝高53.8米,说到这里,不能不为这个历时十年的巨大、宏伟的工程而赞叹。它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出口——南津关以下2300米处,距宜昌市镇江阁约4000米。大坝北抵江北镇镜山,南接江南狮子包,雄伟高大,气势非凡。而实习的第二站——三峡: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因位于长江干流三峡河段而得名。三峡河段全长192公里,上起重庆市奉节白帝城,下迄湖北省宜昌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葛洲坝水利枢纽,是座反调节三峡水利枢纽尾水流态、改善两坝区间江段航运条件的梯级。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葛洲坝水力发电厂的保证出力将提高43万千瓦。 刚到的那天,下午就开始上课了,虽然大家都非常的疲惫,本来还在抱怨不让大家好好休息,但是杨思源工程师精彩的一课就像是一剂兴奋剂给大家注入了活力,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自从大学之后这样的景象已经很少见了,杨老师上课诙谐幽默,时而引经据典,有时也把葛洲坝里一些不好的现象拿出来抨击,讽刺,但对我们一直和蔼可亲,虽然很大嗓门,但是却对我们很亲切,像尊敬的长辈一般。杨老师讲课不带任何资料笔记,却把葛洲坝和三峡大坝概况的每组数据和大江和二江电厂的电气一次部分全部写了出来,例如三峡大坝混凝土重力坝的坝长2309.47米,小数点后面两位数都记得一清二楚。到后面也发现几个给我们上课的工程师都是两手空空来的,让我们知道路还很长,走上社会后 ……此处隐藏7823个字……使得长江年单向货运量由现在1500万吨(左右)发展到5000万吨,达到世界内河航运极限,由此带来显著的通航效益。在三峡的坝面上,我们看到了泄洪的闸口。以前我总以为发电机是装在泄洪口处,当泄洪的时候就有水冲动水轮机发电,今天才发现原来我错了。三峡大坝的水电站是建在坝后,为左岸电站和右岸电站,里面的每台机组容量为70万kw,左岸右14台机组,右岸有12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1820万kw。三峡真是我们中国的一项伟大的工程??
第二次讲座的时间是20号早上,长达近3个小时的课程吧我以前所学过的很多专业课知识涵盖在里面,包括电路、发电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二江电厂的220kv开关站及其主要配置还有发电机与变压器的连接方式,220kv开关站的接线方式是双母线带旁路而其接线的特点是旁路母线分段。采用这种方式的接线能够使其运行方式更加灵活,将旁路母线分段并在每个分段上各设置一台断路器的原因是母线上的进、出线回数多,且均是重要电源或重要线路,有可能出现有其中两台断路器需要同时检修而对应的进、出线不能停电的情况,在这种情况发生时旁路母线分段运行、旁路断路器分别代替所要检修的两台断路器工作,保证了发供电的可靠性。同时两台旁路断路器也不可能总是处于完好状态,也需要检修与维护,当其中一台检修例一台处于备用状态,这样可靠性比旁路母线不分段、仅设置一台旁路断路器高。二江电厂的主要配置中,出现有8回,进线有7回。各线路各设置断路器一台、加上母联及2台旁路断路器,共19台断路器。母线采用圆形管状空心铝合金硬母线,主母线分别设置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zno)一组。断路器采用的是单断口elsfp4—1。开关站的采用分相中型单列布置。所谓的分相,是指a b c三相母线建在不同的操作机构上面。该种接法主要是用于110kv以上的高压。而非分相则刚刚相反;中型则是指三根母线水平放置,且略高于周围的断路器。而单列则是指断路器的布置方式为单独一列。在二江电厂中,由于其发电的容量很大,所以其发电机与变压器的接线方式是采用单元接线,使用的发电机型号为ts1760/200-110,主变压器的型号为ssp3-201400/220,
其冷却方式为强迫油循环导向风冷却。电厂的厂用系统采用分支接线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接线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分支接线是机组与主变压器采用单元接线或扩大单元接线方式下获得厂用电的一种常用方法。在有厂用分支的情况下,为保证对厂用分支供电可靠性,必须作到:1)发电机出口母线上设置隔离开关; 2)隔离开关安装位置应正确。 二江电厂的厂用分支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在3f-6f出口母线上加装了出口断路器,这样当机组故障时出口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主变压器高压断路器不再分闸,不会出现机组故障对应 6kv分段短时停电情况。厂用系统采用当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时厂用电接线的一种基本固定模式因为厂用电电压等级相对较低、送电距离很近、输送容量小,单母线分段接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也具备良好经济性,所以只要不设置机压母 线的电厂,几乎都采用该接线方式。对发电厂来讲,厂用电就是“生命线”,必须具有足够高可靠性。但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可靠性并不高,为解决这一技术上矛盾,一般的、普遍采用电源配置原则,即各分段的电源必须相互独立,且获得电源的方向不得单一。负荷配置原则,是同名负荷的双回路或多回路必须连接于母线的不同分段上。段间配置原则,分段与分段间应具备相互备用功能或设置专门备用段。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新的概念:1,联络线,即连接两端都有电源的输电线;2,馈电线,即一端接电源一端接负载。3,机压母线,是指母线电压与发电机电压相等。4,净地负荷,则指负荷不经过变压器升压直接供电。5,发电机效率最高的工作状态时可变损耗=不变损耗。
在学了早上的东西后,在20号下午2点45分,我们前往二江电厂参观,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第一次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感觉到自己学的知识终于有用武之地了。二江电厂中的一台发电机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台发电机,直径长达17.6m,走进电厂,我发现里面的工作人员很少,已经达到了高度自动化程度。发电厂分为4个系统,第一个系统是用于检测水量来控制叶轮机叶片闸门的,目的是通过控制闸门来控制转速系统。第二个系统是继电保护系统。第三个系统是仿真系统。第四个系统是励磁系统。在第一个系统中包含三个计算机系统。第一个是测量长江三峡水位系统,并把数据发给电厂。第二个是把收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每个叶片闸门应该开多大及应该让多少台发电机运行。第三个系统则是把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进行实时操作,以保证发电机的稳定运行。第二个系统的作用是当有短路及过负荷是,系统会根据设定的值是断路器动作。第四个系统则用可控硅,通过控制a角的大小来控制励磁电流。从发电厂里面接引出来的电线则接在主变上面,同过主变再送到
220kv的开关站中。在电厂里,我看到的主变非常大,主变是油浸式的,主变的下面是碎石头,而且有很多,其目的是防止主变漏油后油的扩散面积,在主变的四周有12个风扇,主要是用于对主变里面油的冷却。开关站里面的设备跟早上老师讲课的几乎一样,在现场中我也认识到了个种器件的样子。这一次的参观让我获益良多??
第三次讲座时在21号早上,讲的知识和20号的知识差不多,只是稍微复杂一点点。主要关于大江电厂一次部分的相关内容。下午参观了500kv开关站,老师早上讲的内容,为我们下午的参观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大江电厂的开关站采用的是2/3接线。选择3/2 接线方式,是基于开关站重要性考虑的。因为开关站进出线回数多,且均是重要电源与重要负荷,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距离远,母线穿越功率大(最大2820 mva),并通过葛洲坝 500kv换流站与华东电网并网,既是葛洲坝电厂电力外送的咽喉,又是华中电网重要枢纽变电站。2/3接线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一串上的所有隔离开关及断路器是接通的,每条线路均有2个电流通路,而只要保证一串接通,当其他串上的断路器断开时都不会导致停电。当一串上的联络断路器出现故障时,若本身断开不了,可用隔离开关断开,因为隔离开关也可以起到转移电流的作用,所以要检修任意一台断路器都极其方便。3/2接线的电流流向为:进线从变压器端引进来,先接在避雷器上,经过避雷器后,接在了两个隔离开关中间,其中一个进线则经过一台4端口联络断路器,再经过两个隔离开关,再经过一台4断口断路器,再经过一台隔离开关接在2号母线上,而线路的出现则接在了两个隔离开关之间,在线路出现,并联一台阻抗器,在经过一台阻波器把电流送出去。而在三相的中性点,还串联了一台阻抗器,用于限制短路电流,并联的则是用于限制过电压。在500kv开关站里,其采用的母线结构式网状的,与管型的不一样,做成网状结构主要是为了满足三方面的要求:1,是母线能够稳定且更加牢固;2,使其横截面积足够大来通过额定电流;3,使线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使其能够更好的散热。除此之外,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三天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那几天的学习让我获益匪浅,时光匆匆,衷心地感谢那几天老师的淳淳教导。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