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新农村指导员调研报告多篇

时间:2025-01-15 11:09:10
新农村指导员调研报告多篇[本文共14159字]

【概述】新农村指导员调研报告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2022年新农村指导员调研报告

xx年3月,我被选派到xx县xx镇xx村担任第九批新农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队指导员,为切实履行好“八大员”的职责,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基层组织的帮助、配合下,驻村期间,采取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走村入户、实地调查等方法,对xx村委会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概况

(一)地理气候概况。xx村隶属xx佤族自治县xx镇,地处镇东及东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到镇道路为毛石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89公里。东邻xx县中课乡嘎勒村,南邻勐卡镇永业村和xx镇阿莫村,西邻xx镇xx村,北邻xx镇代格拉村。xx村属于亚热带雨林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平均海拔1602米,年平均气温20.3 ℃,年降水量1950毫米。

(二)人口及土地概况。xx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45户,户籍人口1556人,其中农业人口1541人,劳动力906人,其中佤族1551人、汉族5人、彝族1人。全村国土面积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65亩,人均耕地2.41亩,拥有林地12699亩,人均占有林地8.15亩,临时耕地960亩,旱地415亩,人均占有旱地0.26亩。茶叶面积1224亩,甘蔗面积365亩,玉米面积1060亩,水田面积1190亩,蔬菜面积80亩,其他作物面积68亩。适合种植稻谷、玉米、小红米、小米荞等农作物。

(三)经济情况。xx村xx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66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50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经济来源以传统粮食种植业(稻谷、玉米、米荞、茶叶、甘蔗)、传统养殖业(养猪、牛、鸡等)及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为主,第二产业为零,第三产业只有商饮和运输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目前正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但由于种植周期较长,经济效果尚未显现。全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劳动力的40%以上,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30%。

(四) 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配套设施状况。水利条件:境内有xx河,是主要的农业灌溉水源,但设施有限,利用率低,大部分耕地主要以雨季的天然降水为农作物提供水源,该村农业仍属山区雨养农业。全村的农田水利化程度还很低,全村20公里水均为未实现三面光。交通条件:通镇的主干公路道路1条,为毛石路13公里,路面宽4米,有效路面3.5米。能源条件:7个村民小组445户已全部通电,通电率为100%。由于经济贫困,用电仅用于照明和电视,群众基本上是靠伐薪柴作为生活能源;经济条件稍好的群众安装了太阳能。教育:建有小学1所,但仅办到4年级,校舍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拥有教师5人,在校学生71人,住校生29人,图书约有xx册。文化: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卫生: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卫生室面积为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13公里。广播电视:339户通卫星电视,拥有电视机339台。农户住房:以杈杈房、木板房为主,抗震级别较低,基本属于贫困危房的改造范围。

(五)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全村共有正式党员40人,全部为少数民族,党员年龄结构为最高年龄75岁,最小年龄24岁,村党总支部设5名委员,村党总支书记和村委主任实行“一肩挑”,党总支部下设 7个党支部,党员活动室有8个。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xx村林地多,耕地少,耕地土壤贫瘠,现有的农田多数是“雷响田”,由于水利基础设施差,无法保证农田的灌溉需要,多渠道发展农业经济受限。目前,农业主要是种植水稻、玉米、茶叶,并有小规模种植核桃、米荞、甘蔗,由于近年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费用不断上升,村中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增加了农民生产成本。特别是今年种植的甘蔗由于国际糖价下降,糖厂收购价较降低,导致农业经济效益不好,全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经济收入偏低。

(二)农业生产缺少技术支持,市场观念落后。农民收入的增长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想从根本上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而在农村发展特色产业要依靠的便是先进的技术。例如,在xx村家家户户都养殖冬瓜猪,但存在饲养时间长,肥肉多瘦肉少,产量低的问题,而在销售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本地人喜欢买,外地人不认可,但是本地人购买力有限,由于缺乏对产品的包装宣传,没有与国内市场对接,未能向高经济附加值农产品加工发展。再如种植的米荞,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营养价值高,投入少,全国范围内只有xx县种植,又称为“xx米荞”但种植户缺乏技术指导,产量较低,多为“单兵作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和“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保障,米荞产业多以初级产品出售,其潜在的巨大经济附加值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三)道路交通滞后。该村7个村民小组中,一、三、四、五、七组的道路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实现了村内道路路面硬化,基本能满足现阶段发展的需要,但二、六组处于山区陡坡地带,路面狭窄,还属土泥路面,尚未得到硬化,道路路况较差,经雨水冲刷后路面损毁严重,部分路面已变得沟壑纵横,严重影响了群众出行。

(四)农村公共事业条件差、教学水平低、农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乡镇医务人员医疗水平普遍偏低,药品短缺,医疗设备落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农民因病返贫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欠缺。三是农村教育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农民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传统的小农意识仍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面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相差甚远。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法治意识较为淡薄,致使法律在调解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了社会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全村村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以上。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比较少,导致农业生产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

(五)认识上有偏差。一是农民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概念认识模糊,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工程,缺乏主观能动性,“等、要、靠”思想严重,存在过分依赖于政府投入的不良倾向。二是乡镇和相关部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虽然高,但是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加快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少数干部对于新农村建设存在模糊认识,思想上希望立竿见影、早见实效,期望两三年功夫就能建成新农村。xx村作为xx重要的佤族村落,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然而这些特色文化并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如何将特色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起到互惠互补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六)环境卫生整治还需进一步深入。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 ……此处隐藏10173个字……人工拉水到地里灌溉;农村经济收入渠道单一,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人口文化教育程度低。

综上所述,需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新农村指导员调研报告范文

【第5篇】新农村指导员调研报告2022范文

自3月份驻村以来,在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认真落实省、州、县各级党委、政府关于下派指导员工作的具体安排,严格执行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队员的相关规定,坚持与村干部一起工作,深入村民中间,详细了解村情民意,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村最基层人民的现实状况;同时,与村领导班子一道,在乡党委、政府等各方面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尽心尽力协调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对新农村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委会隶属xx县xx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xx县城18公里,交通方便。xx村委会东邻金马镇,南邻督捕抚,西邻秧田坝,北邻青禾。辖瓦舍、xx、路溪白、旧龙寨4 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撒尼等民族。全村有国土面积17.6平方公里,海拔在1820米—1850米之间,适宜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2744.00亩,其中人均耕地0.56亩;有林地8205.00亩。有农户1336户,有乡村人口5007人,其中农业人口5007人,劳动力3605人,其中党员为94人,其中贫困户有100多户,占全村人口的13%。

二、开展工作情况

驻村后,在乡党委的领导下,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我以调查了解情况为主,详细了解村情民意,虚心向群众学习,与村民交心谈心,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生活上严于律己,努力维护驻村指导员的形象。驻村后,我对xx村的社会、经济、医疗卫生、教育发展现状等作了认真调查,并草拟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是根据xx村的实际情况,协调州属有关单位为xx村争取相关工作经费;二是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对当地农村政策法规的宣传现状做了相关了解,按县新农队办和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和村干部积极深入到各小组就“美丽家园”建设、文明交通进村等政策法规进行了宣传,为人民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部署要求,学习农村科技文化知识打下很好的阵地基础;三是积极协助村干部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收缴、贫困人口识别、农村低保工作整顿及各类纠纷做了大量的工作。

三、面临的问题

xx村的经济发展是以烟草为主,这样就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一是村干部和村民对发展经济的素质能力不强;二是对发展村集体经济责任感不够。村里没有集体经济,要开展什么活动、做什么工作只能向上级讨,这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

四、几点建议

xx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做到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几个面入手:

(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前沿堡垒,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党执政为民,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富民政策落到实处,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强化力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严格依法办事,形成新的人才创新机制。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一是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因地制宜,建立和健全能够使党员干部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机构。严格要求党员按照党章和党内规范办事,用党员标准衡量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同时,在发展农村党员上要严把入口关,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慎重发展党员。二是要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严防以权谋私以及个人说了算的家长式作风。

(三)财政扶持要到位,使农民真正分享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党中央对此也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尤其对“三农”问题提上议事日程。目前许多的政策逐步倾斜到“三农”上。因此,政府应当有义务有责任分期分批把财政资金投入到农村的建设上,比如农民的基本保障问题,农村的基础建设问题等。

总结二个月来我在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中对农村工作的认识存在不足,都迫切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努力去完善;继往开来,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逐项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努力在“深思考”上多下功夫,做到凡事多想一点,想早一点,想细一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

【第6篇】2022年新农村指导员调研报告优秀范文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xx年2月,我被派到草坝镇**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进村以后,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经过近几个月的深入调查和研究,走访群众,征求部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初步了解掌握了**的基本村情,结合自己切身体会,形成了如下调查报告。

一、**村基本情况

(一)村情概况

**村隶属于云南省蒙自县草坝镇**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草坝镇西北边,距离草坝镇5.5公里,是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有6.94平方公里,海拔1272米,年平均气温18.8℃,年降水842.9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石榴、枇杷等农作物。有耕地2941亩,其中人均耕地2.18亩;有林地252亩。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17户,有乡村人口1471人。民收入主要以种养业为主。该村的特色产业为优质稻、大棚甜椒及钢架大棚蔬菜等农作物种植,主要销往省内外。

(二)党情

**党总支共有73名正式党员,其中有女党员15名,预备党员5名,女党员占党员总数的20.5%。**村党支部设5名支部委员,其中女支委1名;年龄结构为最高年龄80岁,最小年龄25岁,党员占全村总人口的4.9%。

(三)交通、住房等基础配套设施状况

该村到草坝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75辆,摩托车28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54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5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941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941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18亩。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4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农村指导员调研报告多篇范文。

《新农村指导员调研报告多篇[本文共1415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